【根植历史,酿造经典】贵州酱酒集团的实践样本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等共同列为“历史经典产业”。这一重要定位,标志着中国酒业从日常消费品领域提升至承载中华文明的战略高度。作为省市共建的国有企业,贵州酱酒集团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坚持在传承中筑牢根基,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
政策出台后,中国酒业协会发表解读指出,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举措,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酒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企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产品与品牌建设之中。
一、溯根铸魂,在传承中筑牢产业根基
历史经典产业的生命力,来自对根源的守护与延续。贵州酱酒集团始终围绕“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这一独特基因,将产业之“根”与文化之“魂”,深植于贵州这片土地的自然生态与千年传承的酿造技艺之中。
赤水河流域特有的气候、水土与微生物群落,共同孕育了酱酒独特的“12987”传统酿造工艺。集团不仅严格守护酿造技艺传承,更溯源汉武帝大赞“甘美之”的贵州“枸酱酒”,寻酱酒文化之根、寻酱酒器物之根、寻酱酒技艺之根,以此为基础推出可追溯、可品鉴的产品——贵酱令·根系列,将产品与地域文化、历史典故有机结合,构建具有感染力的品牌叙事。
二、文化为脉,以自信传递酱酒精神
在政策引导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推动下,贵州酱酒集团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从产品功能营销向文化价值表达转型。打造集参观、体验、品鉴于一体的南明区灌装基地,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从一瓶酱酒灌装出厂历程。同时,推出“人生大事一坛酒”封藏产品,融入中国文化习俗、艺术审美与封藏礼仪,使产品成为传递传统文化、人文情感与生活仪式的载体,逐步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历史、卖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守正创新,以现代表达焕发生机
贵州酱酒集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酿造工艺方面,严格遵循“12987”古法酿造技艺,将30多道工序、160多个操作细节与1000多个质量控制点逐一细化,并制定了系统的《产品质量把控准则》,从九个方面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可靠。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集团也注重活态传承与现代转化。集团建成年产1万吨的贵阳市南明灌装基地,完善产业链布局。同时积极探索酒旅融合,开发工业旅游项目,让游客参观生产线、体验封藏仪式、品鉴美酒,并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推动酿酒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
四、走向世界:从产品输出到文化共鸣
作为国际交流的媒介,酒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贵州酱酒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先后随“黔酒全球行”活动亮相马来西亚、日本、老挝、白俄罗斯等地,旗下产品屡次获得ISGC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金奖、FISA法国国际烈酒大奖赛金奖等荣誉,品质得到国际认可。集团还与海外侨胞合作,在老挝万象设立办事处,推动市场运营体系化与本地化,稳步拓展东南亚市场。
未来,贵州酱酒集团将继续秉持“历史经典产业”的使命担当,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前行,努力把握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时代契机。